您的位置:首页 » 食疗养生 » 饮食新知 » 正文

孕妇该如何避免食源性疾病?

发布时间: 2020-06-02 09:38:20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食源性疾病就是大家常说的“吃出来的病”。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2~3亿人发生食源性疾病。细菌、病毒、寄生虫


  2、沙门氏菌


  高危食品:禽畜肉及其制品、蛋类、乳类及其制品。


  潜伏期:6~72小时


  临床表示:以恶心、呕吐、腹泻(黄绿色水样便、有时为脓血或粘液便)。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感染症状较重,常出现寒战、惊厥、抽搐和昏迷等严重的并发症。


  3、肉毒梭菌


  高危食品:家庭自制的发酵豆制品或谷类制品(面酱、臭豆腐)、肉制品(香肠、火腿)、低酸性罐头(午餐肉罐头)等食品。


  潜伏期:1小时~7天。


  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头晕、无力、视力模糊、咀嚼无力、张口或伸舌困难、饮水发呛等一系列症状。严重时会有呼吸困难,常因为呼吸衰竭致死,病死率较高。


  4、副溶血性弧菌


  高危食品:海产品,以鱼、虾、蟹、贝类及其制品多见;腌渍食品,如咸菜。


  潜伏期:8~12小时。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主要特点是脐周部呈阵发性绞痛、腹泻,常呈水样或洗肉样便,少数便中带有粘液,有些出现高热。严重者脱水、血压下降造成休克。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