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立秋以后,天气渐凉,气候就变得日趋干燥,空气中水分减少,人体会产生由于干燥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常称为“秋燥”。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中医认为,秋季感受了燥邪,可依据病邪性质及人体自身情况的不同,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在久晴无雨、秋阳暴烈时感受病邪或者病人体质以阴虚为主,阳气偏亢,感邪以后,很容易从热而化,即可出现温燥。如果深秋季节,气候偏凉,秋风肃杀时感受病邪或者病人体质以阴虚为主,阴寒较甚,感邪以后,会从寒而化,出现凉燥。通常,在秋燥病人中,以温燥者常见。温燥症状有发热、头痛、少汗、干咳、咽干、鼻燥、口渴、舌质偏红、脉数等。凉燥症状有轻度发热、恶寒、无汗、皮肤干燥、苔白、脉浮等。
秋燥的常见症状主要有如下几种——
(文/小编)
标签阅读: 七食材搞定顽固秋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