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博最重要的是能从博友们那里获得更多的启迪。邀请大家关注本篇文章下方10楼伯安和11楼夏亚两位资深博友的观点。
《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是胡泳在近一期的燕山大讲堂中与大家分享的观点。很欣喜地发现他在其中讲述了自己对博客、对个人表达、对共有媒体的一些看法,不过所有这些其实从心理层面来分析的话,胡泳将其中一部分原因归结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心理特征――自恋。很有些新鲜。发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由于认同危机的产生,我们会发展出一些什么症状?我的一个根本观点,每一个时代都会发展出自身独特的病状,这个病状会用夸张的形式表达这个时代根本的性格结构。比如当年,弗洛伊德发现歇斯底里是一个普遍性的东西,而且它是在一个阶层中存在的事情。为什么女人更容易出现歇斯底里,男人不容易出现?
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病状就是自恋狂。自恋最大的隐喻就是镜子。很简单,但凡在公共场合里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你放上一面镜子,所有经过镜子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看看自己的头发,摸摸自己的衣服。对于女士就更重要了,为什么镜子是这么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突然之间我们被一种恐惧困扰,我们特别害怕我们的外表会不知不觉地暴露出自己内心里面的一些让人不安和让人感到不足的东西。等于说你特别害怕自身的行为、表情、打扮会暴露出,这个人原来是很土的。因此他就很有意识地自我检查,一个很重要的行为特征就是不停地照镜子。照镜子的事情特别奇怪,就是镜子给你的安全感是特别小的。前一分钟你觉得自己形象不错,过了一会儿你还得再照一下,因为你安全感很差。
这样一种情况下,当所有人都自恋的时候,没有人会取得真正的成就。如果现在某个人的才能胜于我们,我们不会祝贺他。我们会羡慕这个人,但我们会怨憎他的成功,因为我们不想要我们仰慕的英雄,而宁愿要我们可以认同的英雄。古希腊故事中有一个英雄阿喀琉斯。大家知道阿喀琉斯是一个著名的英雄,但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脆弱的脚后跟。如果阿喀琉斯活在今天的话,所有的大字标题讨论的都会是他的脚后跟是如何的脆弱么,而不会讨论他多么英勇。2008年发生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刘翔的受伤,刘翔受伤退出比赛,你看到我们举国毒鱼刘翔的讨伐,特别的有意思。
自恋实际上跟个人认同的丧失有巨大的关系。所谓的认同,大家知道之前我们有很多赖以维系我们这个社会的网络。比如说宗教对你生活有一个律令,指导你怎么生活。在没有宗教的地方,可能是某种历史的传统,包括传统中国,虽然不把儒学、道家叫做宗教,但是有这种人文的传统约束着人的行为,比如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的配偶是父母选择的,一旦选择了就很难分手。比如我们的胡适学者的妻子就是父母选择的。胡适的一生当中有很多红杏出墙的机会,有很多女性喜欢他,但是他自己仍然要保持自己婚姻的一致性。但是今天,所有类似的约束似乎都没有。我觉得我们今天的社会是建立在流沙之上。当整个社会是一个流沙的时候,个人就会感到一种极其深切的不安全感。你这种不安全感是根植于你的孤独的。这种孤独又和什么联系在一起?就是社会要你独立的压力。比如你要实现经济上的自足,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压力。同时,还有一种社会上的压力。社会流行的价值,如果你不遵从的话,可能别人会说你这个人傻、土。最后所有的东西结合到一起,一定会加强你对个人的专注。就是你需要别人注意你,既没有群体对你的支持,也没有社区对你的支持,也没有价值观对你的指引,最后你只能依赖自己,这个时候自恋的产生,我觉得是非常自然而然的。燕山大讲堂47期胡泳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胡泳这次演讲的观点主要围绕他最近的一本书《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和公共讨论》展开,最近或者找个时间去看看这本书。有看过的朋友可以留言分享哦。阅读(798)|评论(16)|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