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医学前沿 » 正文

氨苯砜综合征基因风险位点发现

发布时间: 2020-04-18 08:25:48      来源:http://健康报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本报讯我国科学家首次采用全基因组关联技术和目标区域测序技术,成功定位麻风患者发生药物超敏综合征的风险位点HLA-B*1301。研究表明,具有一个HLA-B*1301风险等位基因者,使

本报讯  我国科学家首次采用全基因组关联技术和目标区域测序技术,成功定位麻风患者发生药物超敏综合征(即氨苯砜综合征)的风险位点HLA-B*1301。研究表明,具有一个HLA-B*1301风险等位基因者,使用氨苯砜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是不具有这一基因者的37.5倍;具有两个等位基因者,不良反应的风险则会增长110.8倍。该研究论文10月24日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在线发表。

  麻风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易感个体后,侵犯皮肤和外周神经而导致的以畸残与毁形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麻风患者一经确诊,均需服用氨苯砜治疗。氨苯砜是抗麻风特效药,兼具抗感染和抗炎作用,可广泛治疗感染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然而,接受氨苯砜治疗的患者中有0.5%~3%的个体会发生氨苯砜综合征,其死亡率高达11%~13%。

  该研究由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所属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张福仁科研团队,联合国内外35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防治机构,历时3年完成,涉及包括氨苯砜综合征患者及对照组患者在内的2042人。研究确定的氨苯砜综合征风险位点HLA-B*1301,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达86.8%、85.7%。

  研究人员表示,风险位点HLA-B*1301发现后,可通过用药前检测,来有效预防氨苯砜综合征的发生。下一步,研究人员将致力于开发氨苯砜综合征风险检测试剂盒,为促进氨苯砜广泛安全应用,消除麻风危害提供保障。(张忠田  李晶辉)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