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 正文

加大国家投入是落实新医改的硬杠子

发布时间: 2020-04-24 02:24:43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柏文学新华社6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

柏文学

新华社6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新华社北京4月6日)

新医改方案的最大亮点是,首次明确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必须由政府向城乡居民提供的“公共产品”。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包括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健康保障体系,而且要城乡居民全覆盖。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关心和呼吁,“公共产品”终于目标明确。目标是必须的。因为全民医疗卫生健康事业是国家大事,是民生大事。目标是可能的,因为经济快速发展30年,积累到可以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时候了。目标是宏大的,需要硬件和软件来支撑。软件就是观念更新、制度创新,规章刷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本身就是纲领性的软件。

所谓硬件,就是要有资金投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再好的烹饪方案都是纸上谈兵,墙上画饼。资金投入,包括个人投入和国家投入。长期以来,国民个人对于医疗、教育、住房的投入,胜过芝麻开花节节高。高得难以承受,导致其他消费受到严重抑制。以2007年为例,占经济总量中民间消费的比重,韩国52%,巴西59.9%,印度55%,中国最低,是39%,比十几年前更低。而美国达到72%,即使由于次贷危机引起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人们预测10年后,美国国民消费占经济总量比重将下降到62%,那也是30年前便已达到的水平。

而国家对医疗的投入,却比重极小。再以2007年为例,国家在医疗、社会保险和失业福利三大项目上的总开支才880亿美元,占财政预算15%,占GDP2.4%。既远远低于发达民主国家,也远远低于发展中民主国家。巴西政府仅仅在医疗一项上的开支就占其GDP的4.7%(中国政府在教育上的开支大约是GDP的3%,而巴西的是GDP的5.4%)。所以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长期以来,民生之艰,在于在医疗、教育、住房上面的刚性投入太大,而国家在涉及民生的医疗、教育上投入太少。

不管理论上定性医改是否成功,不管概念上定性医疗是否市场化,国家对医疗的投入至少是无可争议的。不管医疗卫生行业有多少问题,不管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有多少积弊,不管医患关系的恶化有多少方方面面的原因,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至少是缘起的原因,就是国家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太少,导致医院靠药养医,靠设备检查创收,导致医生开大药方创收。新医改方案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必须由政府向城乡居民提供的“公共产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就强制国家财政加大对国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

就目前的计划来看,投入依然不足。四万亿投资计划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袭击,其中只有400亿投入医疗卫生项目,仅有1%。从保障GDP增长8%的短期效应来看,投入医疗卫生事业不如投入铁路公路基本建设项目来得快,但是投入到医疗卫生项目,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缓解百姓的医疗投入压力,释放百姓的基本消费需求,更可以从长远和根本上应对经济危机。未来3年,为了配套新医改方案,国家将投入8550亿元,虽然比以前有了不小的进步,虽然看起来是不小的金额,然而分为3年,摊到13亿人口,这样的投入规模还是远远不够。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