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护理床是针对行动不便、需要长期卧床的人群设计的医疗护理设备,通过电动控制系统实现多种功能,以提升护理效率和患者舒适度。以下是其常见功能及详细介绍: 一、体位调节功能 1. 背部升降调节 • 功能:通过电动按钮控制背部床板抬起(角度通常在 0°-80° 之间),帮助患者坐起。 • 应用场景: ◦ 方便患者用餐、阅读、看电视或与他人交流。 ◦ 辅助患者从卧床状态过渡到半坐卧位,减轻肺部压力,改善呼吸功能(如针对肺部感染、术后患者)。 ◦ 避免长期平躺导致的背部肌肉僵硬。 2. 腿部升降调节 • 功能:腿部床板可独立抬起(角度一般 0°-45°),形成 “头高脚低” 或 “脚高脚低” 体位。 • 应用场景: ◦ 促进下肢血液回流,缓解腿部水肿(如心力衰竭、静脉血栓患者)。 ◦ 配合背部抬起时,可形成屈膝半卧位,增加患者腹部舒适度(如产妇、消化系统疾病患者)。 3. 整体倾斜调节(部分高端型号) • 功能:床体可整体向左 / 右倾斜 15°-30°。 • 应用场景: ◦ 帮助患者翻身,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 防止长期单侧受压导致的压疮,尤其适用于昏迷、瘫痪患者。 二、护理辅助功能 1. 翻身功能 • 功能:通过电动程序控制床板左右交替倾斜,实现患者自动翻身(无需人工搬动)。 • 优势: ◦ 每 1-2 小时自动翻身一次,降低压疮风险。 ◦ 减少护理人员频繁手动翻身的体力消耗,尤其适合长期卧床患者。 2. 便孔功能 • 功能:床板中部设有可电动开启的便孔,配合床垫开口,方便患者大小便。 • 配套设计: ◦ 便孔下方可对接便盆或清洁装置,部分高端型号支持自动冲洗和烘干功能。 ◦ 减少患者因下床如厕的不便,提升隐私性和尊严感(如失禁、术后行动障碍患者)。 3. 背部按摩功能(部分型号) • 功能:背部床板内置按摩模块,通过震动或气囊挤压提供按摩服务。 • 作用: ◦ 促进背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 ◦ 减少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适合慢性病康复期患者。 三、安全防护功能 1. 护栏升降功能 • 功能:两侧护栏可电动升起或放下,高度通常为 30-50 厘米。 • 作用: ◦ 防止患者夜间翻身坠落,尤其适合意识不清或躁动的患者。 ◦ 护理时可放下护栏,方便近距离操作(如换药、擦身)。 2. 防夹手设计 • 细节:床板升降、翻身过程中设有传感器,遇阻力自动停止,避免夹伤患者或护理人员。 3. 紧急制动与断电保护 • 功能: ◦ 配备紧急停止按钮,突发情况可立即锁定床体。 ◦ 内置备用电池,断电时可手动操作床板复位(如将患者放平)。 四、人性化设计功能 1. 高度调节功能 • 功能:床体整体高度可电动调节(通常离地 50-80 厘米)。 • 应用场景: ◦ 方便护理人员弯腰操作(如更换床单、导尿),减少腰部劳损。 ◦ 配合轮椅高度,便于患者上下床转移(如偏瘫患者康复训练)。 2. 床垫适配与减压功能 • 设计: ◦ 搭配防褥疮气垫床,通过充气 / 放气循环分散身体压力。 ◦ 部分床垫具有恒温功能,避免冬季患者受凉(如老年患者)。 3. 床头 / 床尾储物与操控面板 • 细节: ◦ 床头设有储物盒,方便放置水杯、药品、呼叫器等物品。 ◦ 床边配备有线 / 无线遥控器,患者可自主调节体位(如清醒患者),提升自主感。 五、附加拓展功能(高端型号) 1. 康复训练辅助 • 功能: ◦ 床体可模拟站立角度(0°-70°),帮助患者进行站立训练(如脊髓损伤康复期)。 ◦ 搭配腿部屈伸训练装置,辅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 2. 智能监测与互联功能 • 技术: ◦ 内置传感器监测患者心率、呼吸频率、体动情况,异常时自动报警。 ◦ 通过 APP 连接手机,护理人员可远程查看患者状态或预约护理提醒。 3. 可拆卸餐桌与输液架接口 • 适配场景: ◦ 床头安装折叠餐桌,方便患者在床上用餐或进行手工活动。 ◦ 预留输液架插孔,满足住院患者治疗需求。 六、适用人群与场景 • 适用人群:老年人、术后患者、瘫痪 / 偏瘫患者、失能老人、产妇、重症监护患者等。 • 应用场景:家庭护理、养老院、医院病房、康复中心等。
标签阅读: 电动,护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