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润宝医疗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疗养生 » 养胃饮食 » 正文

    胃酸起什么作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03 02:26:51    浏览次数:893
    导读

    文章目录一、胃酸起什么作用二、胃酸多喝水有好处吗三、胃酸过多的危害有哪些胃酸起什么作用1、胃酸起什么作用胃酸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转变为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

    文章目录
    一、胃酸起什么作用
    二、胃酸多喝水有好处吗
    三、胃酸过多的危害有哪些

    胃酸起什么作用

    1、胃酸起什么作用

    胃酸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转变为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发挥作用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杀死随食物及水进入胃内的细菌。

    胃酸进入小肠时,还可促进胰液、胆汁及肠液的分泌,有助于小肠对铁、钙等物质的吸收。

    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

    反馈性抑制胃窦部细胞分泌胃泌素。

    与钙和铁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它们的吸收。

    胃酸对胃的功能作用还有胃酸分泌过少或医源性致胃酸过少,常可产生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但若胃酸分泌过高,对人体也不利,过高的胃酸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引起胃的炎症或溃疡。胃液里还有微量的镁、磷和钙。胃液中的阳、阴离子与血液中的阴、阳离子是互相影响的,如大量呕吐,丢失大量胃液,可引起人体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所以使胃内酸度适宜是保证胃黏膜正常的关键。胃酸起什么作用

    2、胃酸的简介

    胃酸(gastric acid)指胃液中的分泌盐酸。人胃是持续分泌胃酸的,其基础的排出率约为最大排出率的10%,且呈昼夜变化,入睡后几小时达高峰,清晨醒来之前最低;胃酸,在这里有两种意义,一是胃液中的胃酸;二是胃酸过多的症状,即胃泛酸;胃液中的胃酸(0.2%~0.4%的盐酸),杀死食物里的细菌,确保胃和肠道的安全,同时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帮助消化。

    3、胃酸多的缓解方法

    饭后马上嚼口香糖,咀嚼的时候可以促进唾液腺增加唾液的分泌,此时吞咽次数也随之增多,这些吞咽的唾液可以冲走涌上食道的胃液,使回流入胃中的胃酸得到稀释,也就消除灼烧不适的感觉。

    嚼口香糖不要少于15分钟,这样才能保证口腔中产生充足的唾液来稀释食道和胃中的胃酸。

    可以面食为主,如面条、馒头等。这些食物中都含有碱,可有效稀释胃酸,而且面条是很好的养胃食物。

    胃酸多喝水有好处吗

    胃酸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液体。胃反酸除了引起消化系统的不适,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症状,如胸痛、腹痛和恶心、如果胃酸上行到口腔,还可能腐蚀牙齿。

    长期酗酒,喜食辛辣食物,生活不规律,不定时用餐,精神紧张,喝过多的汽水,大量吸烟,服用某些对胃有损害的药物,如抗炎药,外科手术,严重烧伤或细菌感染,遗传等原因都会引起胃酸。胃酸起什么作用

    生活中尽量做到戒烟、限酒;尤其在睡眠前两小时之内不要吸烟。过量的脂肪也会延缓胃排空,刺激胆囊收缩和分泌,降低食管括约肌压力。烟草中的尼古丁能作用于迷走神经系统,破坏正常的胃肠蠕动,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使其受损。

    当胃反酸水时,可以抓一把生花生米放在嘴里嚼碎了,一定要嚼成细细的,要在空腹时吃比较好。生花生米有中和胃酸的作用,能减轻胃反酸的症状。

    单纯多喝水不能解决问题,应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或保护胃粘膜药物。

    胃酸过多的危害有哪些

    胃酸可以帮助消化,但如果胃酸过多就会伤及胃、十二指肠,甚至将粘膜、肌肉“烧破”,造成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当你吃比较酸的食物时,如梅子、醋等,就会更加刺激胃酸的分泌,这时胃酸便会渗透到已经破损的胃粘膜(溃疡),从而刺激胃肠而发生疼痛。

    反酸: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而成,常常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而引起,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胃酸起什么作用

    烧心: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刺激食管黏膜产生胸骨后的灼热感,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

    胃灼烧:胃酸分泌过多或胃黏膜对酸的敏感性增加而引起。此症状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

     
    关键词: 胃酸,胃酸的作用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aibaoyl.com/slys/show.php?itemid=7225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549 second(s), 9 queries, Memory 1.5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