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科研新知 » 正文

老街坊分好垃圾拎出门 环卫工现场剔除垃圾袋

发布时间: 2021-07-23 23:43:19      来源:http://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厨余垃圾被运到大田山生态循环园堆肥。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实习生 蔡玉亨/摄新快报记者追踪杏花社区“新快样本”试点垃圾分类全过程新快出品■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黄

■厨余垃圾被运到大田山生态循环园堆肥。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实习生 蔡玉亨/摄

新快报记者追踪杏花社区“新快样本”试点垃圾分类全过程

新快出品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黄晓嘉 实习生 蔡玉亨

新快报讯在以往的垃圾分类操作中,市民普遍关心分类后的垃圾去哪里了,能否得到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分类劳动是否会白干?“新快样本”杏花社区的居民也不例外。带着他们的疑问,新快报记者近日在杏花社区做了一次垃圾全程追踪:从居民在自家厨房里的生活垃圾分类,到环卫工人挨家挨户分类收集,再到社区机团单位食堂的厨余垃圾收运,最后到厨余垃圾运上大田山堆肥。

此次的追踪结论是,“新快样本”杏花社区分类后的厨余垃圾确实能得到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所以,杏花社区的街坊们,大胆地开始垃圾分类吧!

环卫工自备钉耙破袋

7月17日傍晚6时,杏花社区4名专职的厨余垃圾收集工人就准时集中到环卫站开始穿戴装备,准备工具。一番整理后,他们打开挂在车头的扩音器,在袅袅的《致爱丽丝》音乐声中,各自骑着绿色的三轮车开始按不同路线进社区。

厨余收集工人老麦和环卫工人老马是一组,他们的收运线路中大多数是窄巷中的小平房,他们会把三轮车停在巷口,然后结伴一起进巷挨家挨户收取。具体分工是,老麦负责收厨余垃圾,老马负责收其他垃圾。由于厨余垃圾多少会有异味,老麦比起老马多戴上了口罩和手套,还多备有一把小钉耙。听见音乐声在自家门口响起,杏花社区陇西各巷内刚吃完饭的老年居民陆续把垃圾提到街上交给环卫工人。据新快报记者直击,愿意参加“垃圾不落地”分类活动的老年街坊基本都是垃圾分类的能手,6个老街坊中全部都有做分类,扔出来的垃圾都是分两包的。

老麦接过垃圾后随即拿出小钉耙进行破袋,属于厨余垃圾的就扔到随身携带的绿色垃圾桶里,剔除的袋子和其他废物交给老马。新快报记者现场所见,6位老街坊都分类分得很正确。

政府部门很快加入队伍

除了居民家分类出来的厨余垃圾,杏花社区里的机团单位近日也动起手来了!杏花社区的柴油机厂成为了社区里首家无偿提供厨余垃圾的机团单位。这家工厂有近800人,饭堂一天要煮三顿饭。工厂很高兴政府方面能前往无偿收潲水,为了让潲水更纯,工厂还特意向员工宣传了垃圾分类,要求他们倒剩饭菜时把纸巾、纸巾袋、一次性筷子扔到另外的桶里。

昨日11时,记者跟随荔湾区城管局环卫车队的梁师傅把餐厨垃圾收运车开到了柴油机厂,拉上了满满一桶240升的厨余。随后,梁师傅把车开到了社区环卫站里,他再把两大桶从居民家里收回来的厨余垃圾搬上了车,这些都是7月17日晚由4名专职厨余垃圾收集工人分拣出来的。梁师傅介绍,社区辖内的荔湾区建设局、荔湾区公安分局食堂的厨余垃圾收集工作正在布置中,这些单位很快也会加入免费提供厨余垃圾的行列。

经过1个多小时的路途,杏花社区的厨余垃圾终于到达了它们的终点——大田山生态循环园。在经过地磅称重、登记厨余垃圾源等步骤后,厨余垃圾被倒至垃圾堆放区。在未来的20多天里,经过加入添加剂、粉碎、有氧发酵等步骤,微生物会在其中大量繁殖,厨余垃圾就被转化为营养价值高的有机肥料。

存在问题

找不到垃圾桶垃圾袋丢路边

新快报讯 新快报记者经过连日观察发现,杏花社区的这种“垃圾不落地”环卫工人上门收垃圾的方式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问题一 收垃圾时间过早

由于垃圾压缩站在晚上9时结束垃圾压缩清运,杏花社区在目前环卫工人人手紧缺的情况下,上门收垃圾必须在晚上6时开始,这比原定计划晚上7时开始有所提前。这个时间比较尴尬,市民普遍还没有吃完饭,有些家庭甚至还没有煮食,导致能当面把垃圾交环卫工人的市民非常少。

另外,“垃圾不落地”实践计划中要求取消街道的公用垃圾桶,并要求错过了收垃圾时间的居民把垃圾提到居委会前放置的分类垃圾桶中分类投放。对于这个要求,基本没有居民能做到,他们发现没有垃圾桶后,就干脆把垃圾袋放在路边。环卫工人如果第二轮经过看到,就帮居民收起来。如果再晚一点才扔出来,这些垃圾就要在路边过夜,面临被老鼠、野猫扒到随地散落,滋生细菌。对此,冲口街环卫站站长黄贤伟建议,荔湾区城管局能否把主要负责压缩杏花社区垃圾的压缩站调晚作业时间。如果能把晚上9时的关门时间延迟,环卫工人就能够把收垃圾时间推迟到晚上7时,那就能有更多的市民走到街头把垃圾交给环卫工。如果厨余垃圾收运工人能再增加一点,那么对居民的垃圾分类检查就能更细致一些。

问题二 厨余垃圾混胶袋

垃圾分类后,居民普遍会增加一个塑料袋来装厨余垃圾,这无疑增加了塑料袋的使用量。一些没有直接交到专职收集工人手里的垃圾,塑料袋自然没有被剔除,这也影响了最终的堆肥效果。在大田山生态循环园的粉碎处理车间,厨余垃圾中有不少塑料袋夹杂其中。处理作业流水线的旁边,还有另外一台机器在轰隆运转着,废塑料等杂物通过传送带不断地排出来,堆成了一座“小山”。

据悉,额外的二次分类、把塑料垃圾重新运到垃圾填埋场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这其实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并不符合推行垃圾分类处理的初衷。要是前端能够把分类工作做得更彻底,生化处理的工作人员就能够省去一步工序,他们就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内处理更多的厨余垃圾,整体提升垃圾处理能力。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