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科研新知 » 正文

妇科肿瘤有新检测方法

发布时间: 2020-10-11 16:02:23      来源:http://来源:解放日报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本报讯肿瘤标志物CA125,是临床普遍应用的检测妇科恶性肿瘤“重信号”。然而,CA125检测也会“失灵”,临床分析发现仅20%的阳性人群最终查出恶性肿瘤。 昨天,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

本报讯 (记者 顾泳)肿瘤标志物CA125,是临床普遍应用的检测妇科恶性肿瘤“重信号”。然而,CA125检测也会“失灵”,临床分析发现:仅20%的阳性人群最终查出恶性肿瘤。 

    昨天,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召开的“国际妇产科高峰论坛”传出消息:妇产科医院徐丛剑教授,联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查锡良教授、顾建新教授,发现了不同人群中CA125糖链结构的新特点。通过糖链结构来检测恶性妇科肿瘤,其敏感度可升至80%。

    肿瘤标志物CA125的发现,一度为妇科肿瘤的早诊断提供良机。不过,临床的广泛应用反馈:慢性感染、妊娠、月经期、子宫内膜异位甚至结核,都可能导致CA125不同程度的增高,这使肿瘤标志物的敏感度受到一定影响。2011年,本市针对CA125数值偏高的阳性人群分析发现:40%左右为良性疾病,20%左右为非妇科肿瘤,逾10%查不出具体原因,仅20%的人群最终查出肿瘤。

    如何找到更准确的恶性妇科肿瘤发病 “信号”?专家团队受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研究的启发,开始对CA125糖链结构进行研究。所谓糖链,即葡萄糖、半乳糖等糖类分子按特定序列形成的链状物。徐丛剑解释,CA125与HCG一样均属糖蛋白。过往的研究,大多“铆住”蛋白结构;HCG的成熟研究则提示,妊娠妇女、绒毛膜癌病人的HCG数值都会升高,但两者糖链结构大相径庭。

    专家团队针对糖链结构的研究,短时期内幸运地收获结果。徐丛剑表示,待实验室成果产业化推进后,新的检测方法便可问世。届时,妇科恶性肿瘤早期发现率将有望明显提升。业内专家则认为,从蛋白研究到糖链研究,全新思路还将为其他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等)提升敏感度带来启示。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