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药界动态 » 正文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发布时间: 2020-09-08 02:45:20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这是一种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作支持介质的常用的电泳技术。它常常用来分离寡合苷酸以及蛋白质。它常作为阴离子的去污剂,能够作为助溶试剂和变形剂。在浓缩胶的作用里面经常提到堆积的作用。浓度比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这是一种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作支持介质的常用的电泳技术。它常常用来分离寡合苷酸以及蛋白质。它常作为阴离子的去污剂,能够作为助溶试剂和变形剂。在浓缩胶的作用里面经常提到堆积的作用。浓度比较小的时候,孔径就会比较大,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简介

作用原理:聚丙烯酰胺凝胶为网状结构,具有分子筛效应。它有两种形式: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在电泳的过程中,蛋白质能够保持完整状态,并依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蛋白质的形状及其所附带的电荷量而逐渐呈梯度分开。

而SDS-PAGE仅根据蛋白质亚基分子量的不同就可以分开蛋白质。该技术最初由shapiro于1967年建立,他们发现在样品介质和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离子去污剂和强还原剂(SDS即十二烷基硫酸钠)后,蛋白质亚基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基分子量的大小(可以忽略电荷因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作用

SDS是阴离子去污剂,作为变性剂和助溶试剂,它能断裂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使分子去折叠,破坏蛋白分子的二、三级结构。而强还原剂如巯基乙醇,二硫苏糖醇能使半胱氨酸残基间的二硫键断裂。在样品和凝胶中加入还原剂和SDS后,分子被解聚成多肽链,解聚后的氨基酸侧链和SDS结合成蛋白- SDS胶束,所带的负电荷大大超过了蛋白原有的电荷量,这样就消除了不同分子间的电荷差异和结构差异。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一般采用的是不连续缓冲系统,与连续缓冲系统相比,能够有较高的分辨率。

浓缩胶的作用是有堆积作用,凝胶浓度较小,孔径较大,把较稀的样品加在浓缩胶上,经过大孔径凝胶的迁移作用而被浓缩至一个狭窄的区带。当样品液和浓缩胶选TRIS/HCl缓冲液,电极液选TRIS/甘氨酸。电泳开始后,HCl解离成氯离子,甘氨酸解离出少量的甘氨酸根离子。蛋白质带负电荷,因此一起向正极移动,其中氯离子最快,甘氨酸根离子最慢,蛋白居中。电泳开始时氯离子泳动率最大,超过蛋白,因此在后面形成低电导区,而电场强度与低电导区成反比,因而产生较高的电场强度,使蛋白和甘氨酸根离子迅速移动,形成一稳定的界面,使蛋白聚集在移动界面附近,浓缩成一中间层。

此鉴定方法中,蛋白质的迁移率主要取决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而与所带电荷和分子形状无关。

 
(文/小编)

标签阅读: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