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医疗新闻 » 正文

中国医学科学院60年十大科技成就(二)

发布时间: 2020-08-05 22:12:47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本报记者 谭 嘉□4.食管癌综合防治研究早期癌5年生存率超过95食管癌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排行中居第四位,既往疗效欠佳。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领衔,研究人员历时13年,建立了我国食管癌规

□本报记者 谭 嘉□

4.食管癌综合防治研究:早期癌5年生存率超过95%
食管癌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排行中居第四位,既往疗效欠佳。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领衔,研究人员历时13年,建立了我国食管癌规范化治疗模式和关键技术体系。
——创建早诊早治技术体系,首次明确了癌前病变和早期治疗的起点;确立内镜筛查和治疗的最优技术方案,证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创建中晚期综合治疗新策略,提高了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率先证实放疗可提高局部晚期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明确了适应证;确立食管小细胞癌的综合治疗原则,改变了治疗理念。
——发现新的遗传易感标志和危险因素,证实遗传与环境因素存在协同作用;证实维生素D与发病风险呈正相关,改变了预防策略。
——发现63个临床病理特征相关的分子,首次报道miRNA作为诊断及预后的标志物。
——创建规范化诊治推广体系,出版我国第一部《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建立33个早诊早治基地,筛查高危人群256803人次,早诊率达70%,早期癌5年生存率达95%以上;设立了82家应用推广单位,培训医师 6800余人;建立国际最大规模的智能化网络监查平台,评估患者31883名,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平均住院日缩短1天~8天。
5.难治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救治体系:系列“首例”构筑我国心血管病救治坚实长城
以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是我国的第一大病,也是第一致死病因,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数代人对建立心血管疾病救治体系进行了大量开创性工作。
1974年,郭加强教授完成了我国首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开创我国冠脉外科。高润霖院士于1984年、1992年先后完成了我国首例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和首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拉开了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序幕。胡盛寿院士于1996年、1999年先后完成了我国首例不停跳搭桥和首例胸腔镜辅助下微创搭桥手术;1999年,胡盛寿院士和高润霖院士完成了我国首例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开创了冠脉外科“微创杂交”新时代。
1976年,朱晓东院士开始研制牛心包生物瓣,同年7月完成了我国首例国产生物瓣膜置换术,开创了我国国产生物瓣膜临床应用的先河,推动了我国心脏瓣膜外科的发展普及。
1972年,郭加强教授完成了我国首例右室双出口矫治术,1987年,郭加强教授完成了我国首例大动脉调转术,开启了我国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篇章。1997年,吴清玉教授提出了一种新的Ebstein畸形解剖矫治技术。胡盛寿院士于2004年、2005年先后完成了世界首例大动脉双根部调转手术和世界首例杂交治疗新生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复杂先心病治疗领域的学术地位。
正是这一系列的第一例和阜外人的不断探索创新,逐渐构成了完整的心血管疾病治疗体系,提高了我国心血管疾病救治水平。
6.丁苯酞、双环醇等天然药物创制:重大新药创制为疾病防治提供有力武器
我国脑卒中高发,迫切需要加强国产原创药物开发。丁苯酞(恩必普dl-NBP)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发的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脑缺血一类新药,用于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急性脑缺血的患者,年销售额已经超过10亿元。
近期,药物所又研发了丁苯酞的前药:2-(α-羟基戊基)苯甲酸钾(DL-PHPB),其在抗脑卒中的基础上具有新的药理作用,即明显的抗抑郁和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DL-PHPB口服和冻干粉针现均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3倍。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目前进展顺利,并获得新药重大专项持续支持。DL–PHPB已获得中国、美国、欧盟等12个国家的专利授权。
联苯双酯和双环醇是医科院药物研究所在天然产物五味子丙素研究中发明的两大重大新药,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成功实现产业化和国际化,提供了保肝抗炎治疗的“中国方案”。
联苯双酯片及滴丸于上世纪80年代初先后上市,后者生物利用度更高。双环醇可以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性损伤,总体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双环醇片于2001年上市,是我国首个具有国际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化学新药。两个品种化学结构新颖、药理作用明确、临床价值肯定。联苯双酯列入历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双环醇获十余项专业指南、共识推荐用于多种肝病治疗。
联苯双酯滴丸自上世纪90年代出口韩国、埃及等国,创汇近千万美元。作为独家产品的双环醇片销售额达30亿元,份额稳居国内口服保肝用药首位,已在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7个国家注册上市,经济效益显著。
7.人工麝香研制及其产业化:“无麝也香”写传奇
麝香是我国的珍贵中药材,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药典收载的国宝级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散、紫雪等均含麝香,麝香配伍的中成药处方占《全国中成药处方集》所载处方11%以上。目前,麝香年需求量超过15吨。而我国仅存雄麝5万头左右,即使全部捕杀,也只能获得麝香0.5吨,供需矛盾十分突出。1975年,原卫生部组织课题组以“绝密”项目开展了人工麝香的研制。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牵头,组织联合攻关协作,采用现代分析技术,首次系统阐明了天然麝香的主要化学成分,分离出六大类、100多种化合物并表征了结构;建立了反映神经内分泌、心脑血管、抗炎、免疫等16种动物模型和29种指标的现代药理学方法,首次表达了天然麝香的功效,填补了天然麝香功效现代药理学资料空白,解决了人工麝香评价难题;发现了天然麝香中大分子多肽类主要药效物质及其代用品,解决了人工麝香研制面临的最大难点。
项目基于“化学成分类同性、生物活性一致性、理化性质近似性、安全、低毒性”的仿生学思路,创新提出人工麝香组方策略,经临床前及临床试验,成功研制出与天然麝香功效与安全性相近的人工麝香,获国家I类新药证书;攻克了影响产品生产系列技术难关,确定了关键工艺条件和技术参数,创新性地建立了产业化核心技术,成功实现规模化生产。
该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麝香长期供应不足的历史性难题,保证了含麝香中成药品种正常生产,满足了国家重大需求。目前,人工麝香市场占有率99%以上,累计销售超过90吨,相当于少猎杀了2600多万头野生麝;年用药病患者超1亿人次,降低费用30%~50%。
 
(文/小编)

标签阅读: 中国医学科学院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