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医疗新闻 » 正文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发布时间: 2020-06-24 17:23:45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处暑】2018年8月23日戊戌年 【狗年】庚申月 丁亥日这个时候也是适合排毒祛湿,我们可以熬一点黄金粥,黄金粥就表示它里面基本上都是黄色的,小米、玉米、南瓜,再放一些大枣就可以了,除了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处暑】2018年8月23日(农历七月十三)戊戌年 【狗年】庚申月 丁亥日

这个时候也是适合排毒祛湿,我们可以熬一点黄金粥,黄金粥就表示它里面基本上都是黄色的,小米、玉米、南瓜,再放一些大枣就可以了,除了大枣是红色的之外,其他都是黄色的,是比较好的一个养脾健胃食疗法。饮料方面我们可以用玉米须三十克,空心菜六十克,熬水,然后弃渣留汁来喝,在处暑的时候你用这个当茶喝是非常好的,玉米须须是很常见,但是大家都浪费了,其实玉米须须收藏起来很好的,它能够降压、降糖、利尿。《大愿法师随许法》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每年太阳运行至黄经150°时即为处暑。历书云:“斗指戊为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故名也。”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天文专家称,处暑当天,太阳直射点已经由“夏至”那天的北纬23°26′,向南移动到北纬11°28′。北京城区,白昼长度已经由夏至的15小时缩短到13小时25分钟,正午太阳高度也由夏至的73°32′降低至61°34′,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太阳开始偏南了。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我国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一候鹰乃祭鸟,指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用。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二候天地始肃,指接着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气。古时有“秋决”的说法,即是为了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而行刑。《吕氏春秋》上说:“天地始肃不可以赢。”即是告诫人们秋天是不骄盈要收敛的季节。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三候禾乃登,“禾”指的是黍、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开始秋收。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诗云“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日行南径斜晖里,割稻陌阡车马驰。(左河水)”,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水稻成熟收割。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处暑节气调养饮食调养

处暑节气饮食宜增咸减辛,以养脾胃。多食咸味食物,如荸荠、沙葛、粉葛等,少食辛味食物,如姜、葱、蒜、韭菜、茴香等。多食银耳、百合、莲子、糯米、芝麻、豆类等清润食品,多食新鲜果蔬以防秋燥,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经过一个夏天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对较弱,食欲不强,因此饮食上别“重口味”,不暴饮暴食,少吃过凉及不好消化的食物。宜健脾祛湿养胃,如赤小豆、薏米、莲子、扁豆、冬瓜、茯苓。别急着“贴秋膘”,此时人的胃肠功能较弱,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多吃蔬果、谷物、豆类、薯类、菌类等进行调理。

芝麻菠菜

原料:鲜菠菜500克,熟芝麻15克,盐、香油各适量。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制作:菠菜去根洗净,在开水中滚烫一下,捞出浸入凉水中,凉后淋干水分,切段,加入盐、味精、香油,搅拌均匀,撒上芝麻即可。功效:补肝益肾,开胸润燥。

百合脯

原料:生百合60克,蜂蜜2汤勺。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制作:百合洗净放入碗内,浇上蜂蜜,放入蒸锅蒸30分钟出锅,风干即可。分七次睡前服用。功效:清心安神。适于睡眠不宁,惊悸易醒者。

沙参粥

原料:沙参15~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沙参)制作:沙参捣碎加水煎汁,药汁与粳米同入沙锅,加水文火煮成粥,入冰糖即可。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7天为一疗程。功效:滋阴清热、润肺养胃、祛痰止咳。注意:沙参煮粥宜稍稀薄,不宜太稠厚。外感风寒所致咳嗽者,不宜服。沙参有南、北沙参之分,二者功效基本相同,前者偏于润肺祛痰,后者偏于养胃生津。

起居调养

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要注意早卧早起,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肃杀之气,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还要适时添减衣服。

处暑后每天多睡一小时

处暑后天气变凉,应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尽量争取每天多睡一个小时,晚上10时前入睡最好,早睡早起,以提前进入防秋乏的“备战”状态。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此外,还要适当午睡,利于化解困顿情绪,特别是老人,宜“遇有睡意则就枕”。

运动养生

适量平缓运动保阴气

秋季养生应“收、养”,要把保养体内阴气作为首要任务。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尤其是老幼和体弱者,应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不宜太过,尽量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避免大量出汗,以伤阳气。如《遵生八笺》中的坐功:每日正坐,左右转头,两手捶背各五到七次,叩齿三十六次,调息吐纳,吞咽津液。也可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散步等。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登山是秋季户外运动的不错选择。登山能增强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脏收缩力增大,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此外,处暑后登山能使人吸收更多负氧离子,营养和安抚神经系统。登山是种负重运动,会对关节造成较大负担。有骨关节炎的患者不适宜,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要量力而行。

精神调养

处暑时节“宜安静性情”,时至处暑,秋意越来越明显,大自然逐渐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此时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因此在精神调养上,处暑时节要注重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使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常可多听音乐、练习书法等安神定志的课外活动。

穴位调养

中医讲“湿气通于脾”,所以健脾祛湿是末伏养生的重要环节,处暑正处于末伏期间,每天多按揉这几个穴位助除湿。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腋窝的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建议每天按揉或拨动2次,每次不少于36下。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小腿肚的承山穴,位于踮脚尖时,小腿后侧肌肉隆起的尖角凹陷处,可一手扶墙,单腿站立,用另一条腿的脚面踢打承山穴,每次5~10分钟。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膝窝的委中穴,位于腿窝的中心点上,每次拨动或敲打不少于36下。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处暑习俗

迎秋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祭祖处暑前后民间有俗称“七月半”或“中元节”的祭祖活动。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度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吃龙眼“处暑”到了,“避暑”也就结束了。老福州“处暑”之后不再喝凉茶,而多吃些“补气”、“补血”的东西,老福州习惯吃龙眼,龙眼剥壳后泡稀饭吃。

时节养生:处暑养生法

本文来源:,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