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医学前沿 » 正文

胃癌诊断敏感性从不足30提高到57.4

发布时间: 2020-05-07 07:46:47      来源:http://健康报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本报讯今年8月出版的国际生物医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蛋白质组研究》上公布了上海瑞金医院胃癌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IPO-38这一新型血清标志物可以将胃癌诊断从原来传统标志物的敏感性不足30提高到

本报讯  今年8月出版的国际生物医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蛋白质组研究》上公布了上海瑞金医院胃癌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IPO-38这一新型血清标志物可以将胃癌诊断从原来传统标志物的敏感性不足30%提高到57.4%,诊断特异性超过90%并具有良好的临床预后判断价值。据悉,该项研究成果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为向临床应用转化又迈进一步。

  胃癌是我国高发性恶性肿瘤之一,其致死率始终居高不下的一个根本原因是胃癌起源于腹腔内器官,发病早中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绝大多数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已经达到晚期,出现广泛的淋巴结、腹腔内甚至远处器官转移,失去了根治性治疗机会。欲改善胃癌疗效并提高手术后长期生存率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

  目前国内外在诊断胃癌主要依赖胃镜检查与病理学切片。然而,胃镜检查的群众可依从性较差,难以作为普查手段在人群中推广使用。多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胃癌诊治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但由于长期以来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各自为政,大大限制了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成果产出。

  瑞金医院朱正纲、于颖彦教授等大胆探索基础研究与临床需要密切结合的研究思路,近3年来指导博士研究生走以“转化医学”为主导的新型研究模式,利用血清抗体芯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蛋白质免疫沉淀、免疫组织化学及质谱鉴定等技术,从患者血液、尿液等体液样本中寻找胃癌诊断新标志物。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阐明了IPO-38血清抗原的化学本质为核小体组蛋白类抗原,为深入研究胃癌临床转归与转移机制提供了新线索。(李  楠)

  名词解释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就是打破基础医学与药物研发、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建立从实验室到病床的联系,把基础研究获得的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新方法。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