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疾病信息 » 正文

痛经的治疗方案有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9-06 07:42:45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痛经的出现跟很多因素相关的,不单单跟患者自身的体质相关,而同时还跟外界的一些因素相关,对此要引起重视,积极的针对性的治疗。那么,痛经的治疗方案有什么?中医药治疗气滞血淤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

痛经的出现跟很多因素相关的,不单单跟患者自身的体质相关,而同时还跟外界的一些因素相关,对此要引起重视,积极的针对性的治疗

那么,痛经的治疗方案有什么?

医药治疗

(1)气滞血淤: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坐卧不宁,月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血块,血块排出后痛减,平时烦躁易怒,胸胁乳房作胀,舌质紫黯或舌边有淤斑淤点,脉弦或弦涩。

治法:理气活血,化淤止痛。

方药:枳壳、元胡、乌药、制香附、当归、川芎、红花、丹皮、炒五灵脂各,O克,赤芍15克,桃仁12克,炙甘草6克。

中成药:调经姐妹丸。

(2)寒凝血淤:经前经期小腹冷痛或绞痛,得热痛减,拒按,经量少,色紫黯,有血块,块下痛减,畏寒肢冷,舌质紫黯或有淤斑淤点、苔白滑,脉沉弦或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方药:炒小茴香、干姜、肉桂、川芎、生蒲黄(包)、五灵脂、元胡、制没药各10克,当归、赤芍各15克。

中成药;痛经丸。

(3)湿热淤结:经前经期小腹灼痛而胀,拒按,或伴腰骶部胀坠疼痛,或平时小腹胀痛,经来加剧,经色黯红,质稠有块,平时低热起伏,带下量多,黄稠,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除湿,祛淤止痛。

方药:丹皮、黄柏、川芎、桃仁、红花、制香附、元胡各10克,生地、赤芍、莪术、败酱草、生苡仁各15克。

中成药:愈带丸。

 
(文/小编)

标签阅读: 痛经,治疗,方案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